趣蜜蜂
趣蜜蜂 > 蜜蜂大全 > 北方中蜂(北方中蜂品种)

北方中蜂(北方中蜂品种)

来源:趣蜜蜂 作者:一叶孤舟 时间:2023-11-07 23:11:40 阅读:1153

北方中蜂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丘陵、山区生态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一个中蜂类型,其中心产区为黄河中下游流域,分布于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宁夏、北京、天津等地,四川北部地区也有分布,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北方中蜂吧!

北方中蜂(北方中蜂品种)

形态特征

北方中蜂的体型一般比南方中蜂种大,蜂王体色多呈黑色(少数呈棕红色)、体长14~16毫米,雄蜂体色为黑色、体长约12~13.5毫米,工蜂体色以黑色为主、体长11~12毫米,平均吻长约5毫米,平均前翅长约9毫米,前翅宽约3毫米,3+4腹节背板总长4毫米,肘脉指数3~4。

生长习性

北方中蜂耐寒性强,分蜂性弱,较为温驯,防盗性强,可维持7~8框以上蜂量的群势;蜂群的抗巢虫能力较弱,较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、欧洲幼虫腐臭病等,病群群势下降快。蜂王一般在2月初开产,平均每昼夜产卵200粒左右,部分蜂王产卵可达300~400粒。群势恢复后,蜂王进入产卵盛期,平均有效产卵量700余粒,部分蜂王有效产卵量可达800~900粒,最高可达1030粒。

种群规模

北方中蜂的中心产区为黄河中下游流域,截至2008年北方中蜂约有30万群,其中山东0.15万群、山西1.2万群、河南2.5万群、陕西15万群、宁夏3万群、北京0.4万群、四川7.3万群,近年来种群数量较为稳定,与蜜源可承载的蜂群数量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,无濒危危险。

北方中蜂(北方中蜂品种)

品种特性

北方中蜂耐寒性强,分蜂性弱,较为温驯,防盗性强,可维持7~8框以上蜂量的群势,蜂群的抗巢虫能力较弱,较易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、欧洲幼虫腐臭病等,蜂王在2月初开产,平均每昼夜产卵200粒左右,部分蜂王产卵可达300~400粒,群势恢复后进入产卵盛期,平均有效产卵量700余粒,部分蜂王有效产卵量可达800~900粒,最高可达1030粒。

品种形成

北方中蜂是其分布区内的自然蜂种,是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丘陵、山区生态条件下,经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。

华北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久。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33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“蜂”字的原型:史料记载,殷末周初,周武王兴兵伐纣,行军大旗上聚集蜂团,被认为是吉兆,命为“蜂纛”;《诗经》中有“莫矛荓蜂,自求辛螫”的诗句,表述了人们对蜜蜂的认识;周朝尹喜所著《关尹子三极》中有“圣人师蜂立君臣”,表明2500年前,古人对蜂群生物学已有所了解。这一地区的养蜂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。到唐代家庭养蜂有了较大发展,宋代《永嘉地记》中有“雍、洛间有梨花蜜,色如凝脂”的记述。现产区仍可见到自然蜂巢和土法饲养的蜜蜂。

产区自然形态

北方中蜂产区位于北纬32o~42o、东经110o~120o,区内既有平原,也有高山。贺兰山脉、太行山脉、燕山山脉、秦岭等连绵起伏,海拔高度20~3700m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、温带大陆性气候,四季分明,气候差异大,自然资源与生态类型丰富。年降水量800~1200mm。北方中蜂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区。蜜源植物有500余种,主要蜜源有油菜、刺槐、柿树、狼牙刺、草木樨、荆条、枸杞、荞麦、乌桕、漆树、盐肤木、百里香、沙打旺和香薷属植物等20余种,部分地区尚有大面积人工栽培的中草药、柑橘等蜜源。

生产性能

北方中蜂产蜂蜜、蜂蜡和少量花粉,产蜜量因产地蜜源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异,转地饲养年均群产蜂蜜20~35千克,最高可达5千克,定地传统饲养年均群产蜂蜜4~6千克,蜂蜜含水量在19~29%,活框箱饲养的蜂群所产蜂蜜纯净,传统方式饲养的蜂群所产蜂蜜杂质较多。

北方中蜂(北方中蜂品种)

饲养管理

该区域绝大多数北方中蜂均采用活框饲养,只有山区仍沿用传统饲养方式。

品种保护

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建立蒲洼市级自然保护区(京政函[2005]17号),在保护区内划定了中华蜜蜂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,2008年经农业部批准,陕西省榆林市种蜂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中蜂保种场(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[第1058号]),进行北方中蜂的保种、繁育和研究工作。

品种评价

北方中蜂个体较大,分蜂性弱,能维持8框以上的群势,最大群势可达15框。耐寒能力较强。对中蜂囊状幼虫病、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抵御能力很弱,易遭受蜡螟的危害。性情较温驯,适合北方地区饲养,但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对中蜂囊状幼虫病、欧洲幼虫腐臭病和蜡螟的防控。

北方中蜂性情温驯、能维持大群的特点,可作为其他生态型中蜂的育种素材。北方中蜂个体较大,分蜂性弱,能维持8框以上的群势,最大群势可达15框。耐寒能力较强。对中蜂囊状幼虫病、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抵御能力很弱,易遭受蜡螟的危害。性情较温驯,适合北方地区饲养,但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对中蜂囊状幼虫病、欧洲幼虫腐臭病和蜡螟的防控。

趣蜜蜂原创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趣蜜蜂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45491202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>>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发表评论
"趣蜜蜂"温馨提醒:
1、请勿发表违反国家法律评论;
2、评论请文明用语;
3、禁止发布广告评论。

验证码: 看不清?点击更换

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  查看所有评论
    相关阅读
    最新文章
    猜你喜欢
    蜂友们都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