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角简介
中文学名八角,拉丁学名Illicium verum Hook. f.别 称八角茴香、大料
八角(又称大料、八角茴香、大茴香等,在我国北方也被直接称为茴香)树冠多呈塔型或椭圆形,是南方珍贵经济林树种之一,瓣角整齐,一般为8个角,瓣纯厚,尖角平直,蒂柄向上弯曲。味甘甜,有强烈而特殊的香气。是我国的特产,有特殊香气,在制作冷菜及炖、焖菜肴中常用,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。
八角原产地生于亚热带湿暖山谷中。我国是八角的主要分布区域之一,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省区。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、浙江等省区均有栽培。其中,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八角产量为全县之首,为八角之乡。
八角主要生长在气候温暖、湿润的热点地区。作为经济性作物,八角可谓一身是宝,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之一,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。其中八角干果和茴油是八角的两种主要产品,人们俗称的八角是指八角干果,茴油也称作八角油,是从八角的果实或枝叶中提取到的一种香料,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。
八角的作用
味辛、性温。有散寒建胃,理起镇痛之功效。在川味凉卤菜肴中具有增香去腥、解腻、增鲜的作用。选购质干、个大、色泽棕红,颗粒饱满,完整身干,香气浓郁,回味略甜,无霉烂,无杂质的为佳。(注意有一种形似八角,学名为“莽草果”的假八角混入,它的特征为:果小瘦长,蓇葖较多,尖端明显弯曲,闻之有樟脑气味。误事后可造成恶心、呕吐、甚至死亡。选购时需慎之。)
八角的生长习性
1、温度:八角喜温暖,不耐低温,最适生长温度20~30℃,最低温度要求在-6℃以上。
2、湿度:八角喜湿润,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且降水时间分布均匀的地区生长良好。
3、土壤:八角喜肥沃、疏松、偏酸性的沙质壤土,干燥、瘠薄或低洼积水地生长受阻。
4、光照:八角喜光照,光照不足开花结实不良,但幼树喜阴,光照过强不利幼树生长。
八角的栽培技术
1、选地:八角苗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、土质肥沃、透气性好且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,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,尽量选择地下水位低的区域,避免在地势低洼、易积水的地块建园。
2、定植:八角苗定植春、秋季均可,以2月下旬至3月下旬新萌动前栽植最易成活,果用林地种植密度50株/亩,行距3×4米或4×5米,定植时要适当深栽,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苗成活。
3、间作:八角苗种植后第一年应深翻一次,然后在林地间作黄豆、蚕豆等豆科作物,从第二年开始可以种植豆类、玉米、瓜类等作物或其它不影响八角生长的农作物直到八角林郁闭。
4、浇水:八角苗喜湿润的环境,不耐旱,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,若无水源应选择阴雨天气定植才易成活,每年浇水3~4次,开春时每株浇水1次,夏季干旱时要及时浇灌补充水分。
5、施肥:八角苗喜肥,定植后第一、二年每年都应施肥一次,可直接用农家肥或八角专用肥,还可用叶面肥喷施,从定植第三年开始,每年都要施肥两次,即在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。
6、中耕:八角林地进行林粮间作的,每年结合种植农作物和农作物薅除一并中耕除草,不再单独进行,没有进行林粮间种的每年要中耕除草一次,以保持林地土壤疏松和林地的清洁。
7、修剪:八角苗修剪应在春芽萌发前进行,幼苗长到1米高时抹去顶芽或截顶,新芽长至30厘米时选留2~3枝健壮、生长良好的作主枝,其余枝条剪除,之后要剪除徒长枝、过密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