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瓣黄杨,又叫小叶黄杨、瓜子黄杨,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,属于黄杨科黄杨属。豆瓣黄杨叶片深绿色,形似柳叶,有着类似豌豆的芳香,豆瓣黄杨的树皮呈现花纹状,非常漂亮,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观赏植物。
地理分布
豆瓣黄杨是一种一年四季常绿小型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1-7米,花期3-4月,果期5-7月。喜欢高温环境,产地主要在我国南部地区,如广东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省份,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当中都是在种植豆瓣黄杨。
形态特征
豆瓣黄杨有着灰色的树皮,枝条还有叶片都生长很密集,叶片是很小的,长度在1cm到4cm左右,颜色是都为绿色。豆瓣黄杨有着很好的耐阴性,但是在生长的时候还是很需要光照的,在很多的土壤当中我们都可以种植它。
价值用途
豆瓣黄杨可以通过扦插和分株的方式进行繁殖,生长速度较快,整形性好,因此非常适合栽培成园林绿化的装饰植物。除了观赏功能,豆瓣黄杨还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。它的嫩叶可以入药治疗胃痛、泻泄等症状,而且其枝叶还可以用来制作精油提取物,具有清热、解毒和舒筋活络的功效。
总之,豆瓣黄杨是一种优美、实用兼备的植物。我们可以在园林、公共场所、住宅小区等不同场合中看到它的身影。种植豆瓣黄杨不但可以增加周围环境的美感,还能为人类带来舒适、健康的生活和生产空间。
病虫害防治
病害
豆瓣黄杨的病害主要有:叶绿细菌性病害、灰斑病、霜霉病、落叶杆菌性病害等。
叶绿细菌性病害:表现为叶子中间形成黄色或褐色的半透明“窗户”,边缘圆形或不规则;发病初期叶片尚完整,后期逐渐枯黄,甚至全株死亡。
灰斑病:寄主豆瓣黄杨、黄杨和小叶黄杨等;病原菌侵入叶片后形成灰白色斑点,初期直径为2-3毫米,后期扩散至全叶或全株,为黄白色;重病叶片干枯脱落。
霜霉病:病原菌侵入叶表面后形成白色霉层,扩散到叶面背面,严重时整株植物叶片枯黄脱落。
落叶杆菌性病害:病原菌在寄主伤口处侵染,形成溃疡,长期侵染会导致细胞坏死,植物部位逐渐枯死。
虫害
豆瓣黄杨的虫害主要有:卷叶蛾、蚜虫、毛虫等。
卷叶蛾:卵期在早春,幼虫期在夏季,幼虫主要在叶背面卷叶活动,食害叶背面,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。
蚜虫:寄生于芽、叶、茎,使植物叶片出现萎缩、变黄,生长发育迟缓,严重时导致全部叶片脱落。
毛虫:主要危害豆瓣黄杨的叶片,小苗容易被幼虫吃掉,成年期叶片被毛虫大量食害后会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,导致植株生长停滞。
防治方法
1.定期清洗:在生长期内,对豆瓣黄杨进行常规清洗,把感染病菌和虫卵等彻底清除。2.清剪枝干:对于病害严重的枝条或部位,应及时剪除,重点保护基部。3.掌握灌水量:保证豆瓣黄杨生长环境的湿度,避免经常淹水。4.科学施肥:加强营养管理,定期追肥,提高豆瓣黄杨的免疫力。5.选择适当的农药:对于病虫害严重的情况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择相应防治药品,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。